今天,我们隆重举办“孟子文化传播论坛暨华侨大学孟子文化传播研究中心成立仪式”。首先,我谨代表华侨大学,代表徐西鹏书记、吴剑平校长,向出席活动的各位领导、各位社会贤达、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关心支持华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工作的社会各界代表,表示衷心的感谢。
华侨大学直属中央统战部,由中央统战部、教育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自1960年建校以来,贯彻“会通中外,并育德才”的办学理念,坚持“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累计培养各类人才20多万名,其中6万多名分布在港澳台及海外各地,成为促进中外交流合作等友好使者,华侨大学致力于向全球华侨华人全方位开展中华文化与文明成果的海外传承和传播等,在海内外全方位推广中华文化,培养中外文明交流人才,是境外生数量最多的国内高校之一,在中华思想与物质文明成果的海外传承、中华艺术与华语华文教育的海外传播等方面具有深厚的科研与教育积淀。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自2009年建院以来,秉承“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办学宗旨,发挥学科优势,开展学术合作和对外交流,致力于中华传统哲学与文化、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学术研究、中华文化传播与海外华人华侨的人才培养,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代表,孟子对中华民族的家庭观念、宗族共识、地域群体的价值观塑造和凝聚力具有深刻影响,在海外华人华侨社区、家庭乃至个人精神生活当中也直接发挥了思想和信念力量,孟子哲学及其文化服务社群、讲求和平共处与共同发展的情感伦理及其价值观、方法论,也是中国传统哲学资源里最为当代全球各大文明重视和深入交流的内容。为对接国家战略,面向海外华侨华人社群发展和闽台侨乡文化传承,服务大统战,发挥教育部批准华侨大学自主设置“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一级交叉学科的优势与特色,尤其是加强以孟子思想及其家风传统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向海内外传播的研究与实践推广力度,今年,华侨大学批准成立“华侨大学孟子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依托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开展以孟子文化的传播与研究为核心的学术研究与文化传播工作。
自2016年以来,孟子文化发展促进会和孟子书院长期与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密切合作,在开展学术校外实践活动、中华文化传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今天又发起设立“孟子文化传播基金”,进一步支持我校哲学学科、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交叉学科开展中华哲学与文化研究、传播和人才培养,感谢书院、感谢孟小红女士的长期鼎力相助。希望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加强“华侨大学孟子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平台建设,加强与国内外各界中华文化传播机构、组织的联系,对接海内外华人华侨传承、传播中华文化的思想需求,为华侨华人传承中华文化、实践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提供智力支持、人才培养、活动对接。
党的二十大指出,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自立,要立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要发扬中华文明的包容开放精神,持续扩大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福建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今天与会的厦门市、集美区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名流、企业家,长期支持华侨大学的发展,对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和华侨华人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许多帮助和支持。在此我代表学校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致以衷心的感谢,华侨大学愿意立足八闽大地,继续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侨乡建设,为台海两岸以及厦门的社会与文化发展贡献更多更优秀的成果,贡献自己的力量。
恳请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今后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华侨大学的建设与发展。
祝大家万事顺意、幸福安康!谢谢大家!
图为华侨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斌教授现场致辞

图为华侨大学孟子文化传播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图为厦门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潘世建与华侨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斌教授共同为华侨大学孟子文化传播研究中心成立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