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一家,源远流长。孟子的地位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在唐宋以后又突然受到重视了,孟氏家族又随着孟子地位抬升而随之崛起!孟子地位提高是历史的契机,源于当时的政治和社会形势,唐末五代以后,封建经济和政治面临新的结构调整,加上哲学深邃体系以及严密的印度佛学对中国传统的正统学说对儒家学说冲击四起,儒家意识形态必须重新建构调整,以适应封建政治新形势的需要,站在意识前沿的知识分子率先看到了时代的呼唤,从韩愈重建儒家系统开始,紧接着是二程、王安石、朱熹等宋儒的不断努力,由学界推动政界开始关注《孟子》在儒学系统再造和重建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直到朱熹终于形成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四书系统。朱熹结合时代需求,对“四书”做了新的解说,借解说“四书”完成了新的儒学思想体系的建构,从而使“四书”正式取代了五经,成为新的儒家经典。随着孟子的入经,孟子的升格运动,在中国这样一个讲究伦理的社会里,孟氏家族得到重点关注和建设,家族的地位逐渐得到提升,便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
在这样的历史机缘下,不为人知的孟氏家族,在经历了近千年落寞后,开始焕发出勃勃生机。公元一零三六年(宋仁宗景佑三年)孔子四十五代孙孔道辅担任兖州知府,孔道甫一到任就即刻派人四处查访,终于在离邹城东北二十多里的四基山找到了久已湮没于杂草之中的孟子墓,孔道辅经常对周边的人说,在儒家学派中,有大功于圣门者没有超过孟子的人。于是,孔道辅立刻派了能工巧匠除去了杂草,在墓旁开始修建孟子庙还让当时很有名的泰山学者孙复写了一篇新建孟子庙记刻碑立于庙堂之后,后来孔道辅又派人四处寻访孟子后裔,最终在山东曲阜凫村古村落找到了孟子45代孙孟宁,并将他推荐到朝廷,孟宁被朝廷任命为迪功郎、邹县主簿,专门负责孟庙的祭祀,由此,孟宁成为孟氏家族中的“中兴祖”,孟氏家族从此重新接续上中断己久的家谱,并开始家族的祭祀,与此同时,又不断的受到了宋、元、明、清历代政府的多方褒奖,家族的兴起和繁衍从此成为真正的事实,孟氏家族在政治的优渥中开始从“中兴”走向辉煌。
孔道辅的访墓立庙,开启了孟氏家族的“中兴”之门,也开启了孔孟两个家族间渊源流传的一段千年佳话,孔道辅所做的一切看似乎偶然,所有一切偶然的背后都是天意必然。孔道辅深有孔、孟遗风,开创了祭祀孟子之始,邹人不忘他所做的贡献。在元代,人们把他与孟子的得意弟子,公孙丑,万章等均列为孟子门人。明代时,将孔道辅从祀于孟庙,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布文颁示称其为先儒,位在韩愈之下。所以,一方面是孔子和孟子作为儒学的开创者和后来的继承者历史的机缘,另一方面也更是重要的是在唐宋之后应合政治需求而出现的孟子地位的上升,孟氏家族的中兴,是孟子地位上升的一个连带结果。


- 上一篇:孟子与孟氏家族的崛起
- 下一篇:孟子论“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