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寻根邹城、孟回故里”孟子文化起源地主题论坛第二日议程,在孟府拉开序幕。
孟府,孟子的故居,始建于北宋晚期,占地面积约2.24万平方米,为山东省现存历史最久远、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是国内宋元至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代表作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孟庙一起被列为国家4A景区。
在孟子的故居举办孟子文化起源地文化论坛,让孟子文化传播的有根据、有媒介、有体验,近距离感受孟子思想的深邃与内涵,可谓恰如其分、相得益彰。
论坛在孟府赐书楼前,流苏花下展开序幕,由新华社财经评论员赖冬阳担任主持,邹城市孟子思想研究会会长、孟氏宗亲联谊会会长、邹城市政协副主席孟淑勤,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副理事长丁春明,曲阜师范大学教授、中华孟子研究会理事长孟蒙,孟母堂创始人周应之,孟母堂校长吕丽委,江苏师范大学孟子学院福建分院执行院长孟小红以及教授方宇,同时也得到邹城女企业家协会会长孙总和女企业们积极参与和支持。
天空虽下起细雨,却也阻挡不了现场活动的热情,与会嘉宾积极参与,共读“孟子”,畅谈古今,气氛热烈
谈论期间,孟小红院长在赐书楼前分享孟子思想对治企,治家,及教育的影响与价值。孟子一生从事教育事业,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丰富的教育思想,例如学习要专心有恒,循序渐进,教学要因材施教,启发积极思维,重视教师的素质,重视德育,重视环境对教育影响,他的这些思想对今天我们教育实践具有巨大的意义和价值。
周应之先生分享了读经的教育意义: 让孩子读经可以道德增进、智慧增强、学业进步;成人读经可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再塑人格的尊严,找到终身学习的方法,更是教育子女的良方。
方宇教授在现场分享了语言的能量。语言是最有力量的武器,我们虽看不见,它们却成为一种能量,充满在房间、家庭、环境和我们心里,不知不觉地就会影响到自己的情绪、心态和命运,我们应该多以正面肯定的言语来思考和说话。
在这欢乐、幸福、祥和的氛围中,活动进入了尾声,为期两天的首届中国(国际)起源地文化论坛·孟子文化起源地主题论坛正式拉上了帷幕。我们期待下一次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