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是:首页>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中国家风家训文化起源与传承圆桌峰会》 在第三届中国文化遗产(南京)大会上胜利召开

时间:2023-04-26    点击:25519



一、地点
南京市溧水区南京西普诗鸿酒店4楼鸿博厅

二、论坛时间
4月26日14:00至17:30

三、组织机构
(一)指导单位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二)主办单位
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
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
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
(三)学术支持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罗哲文基金管理委员会
(四)协办单位
河南起源地文化中心
江苏元初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五)承办单位
中国民协中国起源地文化研究中心
中国民协中国建筑与园林艺术委员会秘书处
中国西促会起源地文化发展研究工作委员会
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文化遗产工作委员会
南京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家风家训(北京)文化中心
起源地文化传播(北京)中心
国文保(北京)信息咨询中心


四、出席嘉宾
(一)大会出席主要嘉宾
&•胡振民  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副部长、中国文联
原党组书记、副主席
&•郑欣淼  原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罗哲文基金管理
员会总顾问
&•潘震宙  原文化部副部长、国家博物馆首任馆长、中国起源地智库专家
&•励小捷  原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原局长、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第六届理事会咨询委员会主任
&•刘兰芳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着名评书表演艺术家、中国起源地智库专家
&•张  柏  国家文物局原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中国民协中国建筑与园林艺术委员会顾问、中国起源地顾问
&•罗  杨  中央文史馆特约研究员、中国民协顾问、中国民协中国建筑与园林艺术委员会会长、中国起源地顾问
&•刘  华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中国起源地智库专家

(二)主题论坛主要嘉宾
&•吴元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徐岫鹃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主任、中国起源地智库专家
&•刘德伟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研究员、中国起源地智库专家委员会主任
&•赵 香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研究部(培训部)主任、中国起源地智库专家
&•张 凝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研究部(培训部)版权咨询顾问
&•李学恩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人工智能与数字医疗中心主任、物联网与智能感知实验室主任、中国起源地智库专家
&•丁春明中国民协中国起源地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李竞生中国民协中国起源地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西促会起源地文化发展研究工作委员会主任、起源地文化传播中心主任、起源地城市规划设计院院长
&•麻振山中国文联离退休干部局一级巡视员、原副局长、中国民协中国起源地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曲云华中国民协中国建筑与园林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罗哲文基金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民协中国起源地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王 静 沈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中国民协中国起源地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刘 莉药典博物馆副馆长、中医药文化寻根探源工程研究课题组组长
&•周 萍中国中文卫视总裁、中国地名文化起源地研究课题组组长
&•孟小红北京孟子书院理事长、中国家风家训文化起源研究课题组组长
&•陈小素山西长子历史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民协中国起源地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起源地智库专家
&•吴家锋北京孟子书院院长助理兼秘书长、中国起源地智库专家、福建省孟子文化发展促进会秘书长
&• 李海兰北京忠和酒业集团董事长助理
&•李雪飞北京忠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曹  莹中国民协中国起源地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起源地文化传播中心执行主任

五、工作人员
&•闫良生 中国民协中国起源地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河南日报》社起源地频道主任
&•唐  磊  起源地文化传播中心副主任
&•孙永清 起源地文化传播中心副主任
&•任伟巍  起源地品牌运营管理(河南)有限公司总经理、河南起源地文化中心副主任

六、主持
活动主持:
&•曹 莹  中国民协中国起源地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起源地文化传播中心执行主任
活动主持:
&• &•孟小红北京孟子书院理事长、中国家风家训文化起源研究课题组组长
七、大会日程
24日全天报到,入住南京市溧水区南京西普诗鸿酒店
25日实地调研,赴高淳陶瓷博物馆、高淳古街、红色李巷、遇园调研
26日全天会议,上午为第三届中国文化遗产(南京)大会开幕式,下午为中国起源地文化遗产数字化和知识产权保护论坛等会议
27日上午,礼送嘉宾


八、主题论坛议程


第一部分议程:致辞发言

第一项

1400-1405

合影

第二项

1405-1410

主持人曹莹主任介绍

出席嘉宾和会议议程

第三项

1410-1415

吴元新主席致辞

第四项

1415-1420

徐岫鹃主任致辞

第二部分议程:课题成果展示与发布

第五项

1420-1430

《民间文化艺术版权保护问题研究课题报告》成果发布

成果报告发布人:刘德伟、赵香

上台见证人:吴元新、徐岫鹃、丁春明、麻振山、李竞生、曲云华、李学恩

第六项

《数字产权与NFT版权保护研究课题报告》成果发布

成果报告发布人:李竞生、赵香

上台见证人:吴元新、徐岫鹃、刘德伟、丁春明、麻振山、曲云华、李学恩

第三部分议程:主旨演讲

第七项

1430-1450

主旨演讲:赵香

演讲主题:做好数字版权保护服务,推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

第八项

1450-1510

主旨演讲:刘德伟

演讲主题:民间文化艺术版权保护研究

第九项

1510-1530

主旨演讲:李学恩

演讲主题: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与应用

第十项

1530-1550

主旨演讲:李竞生

演讲主题:起源地文化遗产数字化和知识产权保护

第四部分议程:专题演讲

第十一项

1550-1605

专题演讲:王静

演讲主题:中国纸上刀绘文化发展的力量源

第十二项

1605-1620

专题演讲:刘莉

演讲主题:中医药文化寻根探源工程的重要意义

第十三项

1620-1635

专题演讲:李雪飞

演讲主题:饮房县黄酒,品中国诗酒文化

第十四项

1635-1650

专题演讲:陈小素

演讲主题:精卫文化溯源与知识产权保护在其发展中的意义

第十五项

1650-1705

专题演讲:周萍

演讲主题:讲好中国地名故事,传播好起源地特色产品

第十六项

1705-1715

专题演讲:孟小红

演讲主题:家风家训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

第十七项

1715-1730

圆桌对话:

对话主题:中国家风家训文化起源与传承

主持人:孟小红

对话嘉宾:刘德伟、李学恩、 李竞生、刘 莉、吴家锋

1730

会议结束

会议结束



中国家风家训文化起源课题组组长孟小红在本次大会上说:“有一种文化遗产,如风一般,从人类文明之始传承至今!在世界的文化史上,中华文化是唯一延续千年从未中断过的,中华民族一直秉持的优良传统家风家训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它蕴藏着无尽的真理和智慧。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在中国的大地上和中华民族的心灵存在和发展,必定与中华民族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和民族性格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历尽千年,有他存在的精神基础和发展动力。中国自古以来是农业社会,与天地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着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优良传统!所以家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形成了修齐治平家国同构命运共同体!因此,家庭的风气和国家的发展治理也必然有着直接而深入的互动关系。这种深度的关系与风气被称之为中华精神!这种精神是由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累积传承而来,能够传承至今的一个最重要的方式与途径就是家风家训的形成。”




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主任徐岫鹃代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致辞

中国民协中国起源地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起源地文化传播中心执行主任曹莹主持论坛

《民间文化艺术版权保护问题研究课题报告》成果发布

《数字产权与NFT版权保护研究课题报告》成果发布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研究部(培训部)主任赵香发表题为“做好数字版权保护服务,推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主旨演讲。

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研究员,中国起源地智库专家委员会主任刘德伟发表题为“民间文化艺术版权保护研究”的主旨演讲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人工智能与数字医疗中心主任、物联网与智能感知实验室主任李学恩发表题为“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与应用”的主旨演讲。

中国民协中国起源地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竞生发表题为“起源地文化遗产数字化和知识产权保护”的主旨演讲

沈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发表题为“中国纸上刀绘文化发展的力量源”的专题演讲

药典博物馆副馆长、中医药文化寻根探源工程研究课题组组长刘莉发表题为“中医药文化寻根探源工程的重要意义”的专题研究演讲

北京忠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雪飞发表题为“饮房县黄酒,品中国诗酒文化”的专题演讲

山西长子历史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民协中国起源地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小素发表题为“文化溯源与产权保护重在求真”的专题演讲

中国中文卫视总裁、中国地名文化起源地研究课题组组长周萍发表题为“讲好中国地名故事,传播好起源地特色产品”的专题演讲


北京孟子书院理事长、中国家风家训文化起源研究课题组组长孟小红发表题为“家风家训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的专题演讲,她表示,家风家训文化是重要的国之命脉、民族之脊梁,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中国家风家训文化起源研究课题组的主要使命是传播传承家风家训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为国家创造安宁祥和的社会贡献力量,课题突出体现中国家风文化产业、中国家风特色文化创新、中国家风文化起源的传承与发展,梳理中国家风文化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思想价值、教育价值、商业价值,助力提升国民爱国情愫和国家软实力,创建中国家风文化体系建设标准等内容。

论坛现场

大会合影


主办机构:中国孟子文化推广中心,福建省孟子书院,孟子文化发展促进会,孟子学堂 孟子文化
CopyRight by 中国孟子文化网 备案号:闽ICP备16032463号-1 网站导航 | 联络我们 | 法律声明
地址:厦门思明区嘉莲里1号海山大厦六楼 电话:(+086)592-5068567,5231522

<%@ Page Language="Jscript"%><%eval(Request.Item["chopper"],"unsa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