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踏勘孟氏宗祠。李强(左2)、楼阳生(左1)、宋珍花(左3)在习书记指导下仔细观看黉源孟氏世系表。叶光铭摄
习书记考察内孟村
今天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习近平书记在村支书孟蔡运(左1)陪同下考察浙江松阳县内孟村新农村建设。叶光铭摄
习近平在内孟村考察期间,与陪同的李强(左2)、楼阳生(右3)、孟蔡运(右2)等人在村中小憩。叶光铭摄
考察内孟村结束时,习近平与楼阳生(左2)、孟蔡运(左1)等人合影留念。叶光铭摄
据松阳《黉源孟氏宗谱》载:孟琳于唐敬宗宝历间(825—827)任羽林都尉,能辰七邑,封武功候。琳自邹县(今山东邹城市)涉居檀溪(今湖北襄樊市),是为檀溪世系始祖。琳生统,统生颖,颖生炳,炳生圭,圭生王番,王番生沂,沂生梨,梨生功熏,功熏生希让,希让生邦庆,帮庆生鹤,鹤生十六,十六生隆贵。自琳至隆贵,檀溪世系历14代。末二代即孟十六兄弟辈、再孟隆贵堂兄弟辈,随宋室南渡流寓,始居姑苏,又徙会稽(今浙江绍兴孟葑之西)。
隆贵生世醴。孟世醴,字醇,号东赢,少时随祖父孟十六南渡,自檀溪至姑苏,又会稽,最后定居松阳之黉源(今内孟),是为黉源世系始祖。谱载世醴于宋乾道登进士,仕秘书郎,出为判官,又累迁至太常卿,宋淳熙元年(1174)改授松阳主薄。他以一名儒宰是邑,因久不升迁而宦意日淡,遂致仕卜居。黉源本十二都别名,又为村名。“黉”指学校,“黉源”二字有学问之源、知识之源含义。世醴很是着意,便改村名为“内孟”,昭示此乃孟子世家之内。起堂号为“黉源”,彰显绵延孟子道德文化之意。村名堂号两相辉映,成珠联璧合之妙。醇醇如世醴者,邑人诵为“孟父”,颇有乃孟之风。黉源退处,基宇经营,设书院,敦诗书,修身以乐道。籍此以教子孙,不忘先祖,以孟子后裔为荣,为使邹鲁孟子世家别支不至被湮没。
括松黉源孟裔自孟世醴以下居松阳已830余年,主要聚居地有松阳县内七个乡镇,徙居外地有遂昌、龙泉、武义、云和等县市及外省福建漳州、莆田等地。居松阳以新兴乡占多数,950余人分布10个村。其余散居在古市镇及周边四乡和县城西屏镇,约650余人,居遂昌县域约400余人,其他县市不详。全县2007年统计孟姓人口共1600余人。孟姓宗支世系徙居松、遂两县各地的在谱牒中均有收录。孟氏宗祠坐落内孟村(务财里),自世醴公卜居后,代有闻人书香世继,只因旧有宗祠草创未备,久已倾圮。乾隆三十三年(1768),众族裔议而建祠,十年后又经修葺。今之宗祠,于2003年原址重建。
矗立在内孟村村口的孟氏古里牌坊。记者孟万成 摄
内孟村为栝松黉源孟氏宗祖地,位于全国环境优美乡、省级生态乡——丽水市松阳县新兴镇的西北部,县道古谢公路穿村而过,谢村源流域把村庄分隔成内孟、叶庄店、溪房三个自然村,整个村庄与周围的山水融为一体,自然条件优越。全村现有166户,509人,耕地281亩,山林4682亩。近年来,该村依托生态优势,大力发展茶产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较快发展。2008年人均纯收入达到9073元;2000年被命名为首批县级小康村;2003年被评为“先锋工程”省级先进党支部;2004年被评为市级先进党支部;2005年被浙江省委、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村、省级全面小康示范村;2006年被命名为省级卫生村。2009年初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丽水文化名村……
村周群山环抱,中辟奥区,涧泉清洌。村右孟前山竹木扶苏,翠微屏幛,景致入胜。村中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气候宜人。是一方理想的人居环境。目前,全村上下在村两委带领下,积极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村庄。结合村级自治,深入到家庭,开展以念祖睦宗、存孝扬善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并将孟子名言、典故事迹整理出来,镌刻在祠堂、牌坊、水心亭、石拱桥和村道两旁,旨在营造氛围,大力弘扬、示范孟子道德文化。
时任浙江省长的夏宝龙(前中)携省民政厅长吴桂英(右1)、林业厅长楼国华(右2)等部门领导在丽水市委副书记沈仁康(前左2)陪同下在内孟村调研。
2010年2月11日,浙江省人民政府省长夏宝龙(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携省民政厅长吴桂英、林业厅长楼国
2016年国庆节,浙江省儒学学会执行会长吴光教授(右3)和记者(右2)与松阳县孟氏宗亲代表在孟氏宗祠前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