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发言
王殿卿
在刚刚过去的十余年间,我能有幸多次面对面地聆听,台湾新竹忠信学校,高震东老师的教诲。他的教育理念与智慧,不仅帮助和指导我连续进行中华美德教育试验,而且成为我做人与追求的一种精神动源,而今,又成为我们学习和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参考。
“忠信”教育思想的启示
一位校长、一所学校的教育理念,首先表现在他对于教育、教师、学校和学生的理解与态度上。
㈠教育
高震东先生认为:学校教育是农业行为。2000年,我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一次聆听高老师的报告。他说:教育是农业行为,不是工业行为。对我的震动很大。工业生产是标准件、流水线,批量生产,所有产品都必须一样,否则就是不合格的废品;农业生产,是在基本相同的土壤、水分、阳光、管护等条件之下成长的,但所有的果实,都与众不同,都有自己的个性与特点。千人一面,是会说话的工具,是“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是教育的失败。
因而,因材施教,发展天资,培养个性,使每个学生充分而自由的发展,帮助学生成人成才,是教育的本分。这是古今中外成功教育的共同特点,也是教育能够培养出各个领域出色人才的一个秘诀。用全国统一的“标准件”、“流水线”和“批量生产”的教育流程来办学校、搞教育,属于“工业行为”,充其量是一种职业培训,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相差甚远。
㈡教师
谁来落实立德树人?是教师!高老师创办的忠信学校,就有一支十分敬业而精良的教师团队。他认为,办学校,必须是教师至上;尊师重教,不尊师,何以重教?!
1、拜师礼与谢师礼
忠信学校,新生入学,开学典礼,是拜师礼。请老师或老师代表上台就坐,校长在台下,要面朝台上的老师,代表学校、家长、学生,给老师鞠躬或行跪拜之礼:“各位尊敬的老师,从今天起,这些学生就交给诸位了!”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教不严,师之惰。从这里可以看出,忠信学校的开学拜师典礼,教师的尊严与神圣的责任,家长、学生的期待与尊师,聚集一堂。这种经验,我们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附近的学校“克隆”过来了。
忠信学校的毕业典礼,是谢师礼。让学生终身不忘师恩!一日为师,终身父母。让所有老师对于自己的劳动与心血,得以满足、欣慰、幸福!
校长与教师,不是“雇佣”关系,不是“上下级”的关系,校长不是“老板”;也不是“长官”,更不是依靠“管卡压”有损教师尊严的“城管”。校长是给教师以教育理念的引领,要成为教师的良师益友,是教师做人的楷模。
2、“教育爱”与“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是建筑在“教育爱”基础上的产物,两者不可分离,本末也不可倒置。
高老师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这是教师的良心!
学校如此给教师定位,教师如此要求自己,教师的尊严与责任,师生之间、老师与家长之间,就形成一个和谐融洽、合力育人的教育环境,就能达到真正教书育人的目的!教育要以“仁”为本!
3、教师要有师德
忠信的老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言行举止,穿着打扮,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这是忠信学校的教师自觉、自愿、自尊、自动的行为,非制度条例所逼迫。这是教师尊严之所在。
如果我们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主张“用高压态势,守住师德底线”,那是一种耻辱!至少,应该反省自己在师德建设上的失误!
4、给教师授权“体罚”学生
这是教育界一个十分敏感,而有极大争论的问题。高老师是通过学生家长自愿授权,向学生宣布“老师有权体罚学生”,但又对老师说:“千万不能体罚学生。”
养不教,父母过;教不严,师之惰。严师出高徒。
师哥师弟,师姐师妹,“联保”,弟妹有错罚哥姐
“认错不罚”,知过能改,给犯错学生以信任和尊严。但“不二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5、全校教职员及其全家共度团圆年
过中国年:忠信学校提供在学校“过年”的各种条件,打开各种空间,向所有教职的全家人开放,老老少少,通宵达旦,尽情尽兴,欢天喜地,团团圆圆。有些教职员,已是两、三代人在此校供职。过中国年节,历来是传承中华美德,教化万民,化民成俗,“立德树人”,全民参与的自我教育活动,理应继承与发扬。让中国年节,世代承传,全民同庆,世界同贺!
㈢学校
1、环境是个大染缸
这是高老师的教育理念,他认为:“办教育的人,要创造和保护一个优良的教育环境,受教育者更要懂得选择一个优良的教育环境。”
“有了问题的家庭,易产生有问题的子女
有了问题的学校,易产生有问题的学生
有了问题的社会,易产生有问题的青年”。
高老师这种教育理念,十分中肯!切中要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是中国的教育理念。昔孟母,择邻处;今父母,学区房。教育环境,不只是学校的教育环境,是整个社会的文化教育环境,尤其是家庭教育环境,各种“二代”和“纨绔子女”,多与家庭教育环境有直接关系。
我们有选择教育环境的自由和权利,更有建设优良教育环境的义务与责任,其行动,从家庭开始。
立德树人,要成为全民的教育理念。
2、德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智育没有德育做基础,智育就是犯罪的帮凶。
体育没有德育做基础,体育就是暴力的前卫。
群育没有德育做基础,群育就是社会动乱的根源。
美育没有德育做基础,美育就是腐化的催化剂”。
真精彩!这是给学校德育定位。
想想我们的不足。重器轻道,忽视德育、削弱德育、变相取消德育,以高考升学率为至尊;应付德育、应景德育、应试德育、实用德育,消减德育机构,涣散德育队伍,忽视德育科学研究,没有德育发展战略,何以立德树人?
一搞体制改革,就向德育机构开刀,一面高喊“德育首位”,一面进行“斩首行动”,需要对照“立德树人”精神作出痛心疾首的反省。
㈣学生
1、学生也,以学为生也
“学习生活常识
学习生存技能
学习生命意义”
几千人的学校,无清洁工,学生有“劳动课”,每位师生都是“义工”。学校有多少盏电灯,多少个水截门和电表,尽人皆知。
我们大陆学校已经逐步忽视对学生的勤劳教育。新生代,不能成为“宠物”。
2、入忠信,学忠信,行忠信
忠信学校六大观念:
“忠民爱国,信守不渝”的忠贞观念。
“孝顺父母,尊敬长上”的伦理观念。
“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的积极负责观念。(这句名言,已传遍大陆)
“吃中国饭,说中国话,穿中国服饰,过中国年节”的文化振兴观念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敬业观念。
“为国家需要而求学问,为社会合作而学技能”的利他利群观念。
忠信学校学生四大荣誉信条:不打架、不抽烟、不作弊、不流气。考试不作弊,零分也光荣
3、天下兴亡,我的责任
忠信学校箴言:
心中有人----道德。眼中有事----能力。先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再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越在黑暗的地方,越做光明的事。做一个人人喜欢的人,做一个人人需要的人。
礼义廉耻庄敬自强
规规矩矩做人,实实在在做事
跨出家门一步,肩负着家庭的荣辱
跨出校门一步,肩负着学校的荣辱
跨出国门一步,肩负着国家的荣辱。
天下兴亡,我的责任
这就是实实在在的“立德树人”。忠信学校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充分证明这是一所名副其实“立德树人”的学校。是一所全员立德树人的学校。
三、联想与思考
忠信学校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启示我们联想与思考:
㈠、中国人要办中国教育
“忠信人”在数十年教育实践中,用一滴滴心血和汗水,凝结而成的教育理念与智慧,绝非“进口”、“拿来”的经验。它体现了中国教育以做人为本的优良传统,是以中华文化为根,以中华伦理道德为魂的中国教育。它不排外,也不媚外。
高震东老师说过,“以中华文化为体,以治身心;以西方文明为用,以应世事”。“咬牙切齿学外文”,“若将外语作为必修课,是国家的耻辱”。
忠信学校,充满中华民族的正气!
㈡、办学要有自主权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不是为当前政治、经济服务的工具。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一片净土,要与政治、世俗,保持距离,不受干扰。
学校,要有自由和自主,要做“文件”指示的“规定动作”,更要敢于有“自选动作”,才能办出特色,办成名校。
要解放校长,解放学校,解放教育生产力。校长,要卸下镣铐跳舞!
㈢、校长应当是教育家
校长,不仅是一种养家糊口的职业,更是一种终身奋斗的事业。他倾注全部身心,投入整个生命,为学校呕心沥血,善于创新,开拓前进。办好学校,是他一生的追求与幸福。他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
校长,不为个人“名利”而折腰,面对种种压力不屈服。校长,能够顶天立地,才能够带出优良的校风,培育出顶天立地的人才!
要办好一所学校,关键要选好校长。
办学校,不等于办教育
管学校,不等于管教育
为名利而办学,学校必然短命,以牺牲子孙为代价,是坏了良心 会成为千古罪人
教育是一种事业,不是一种职业。职业是工具,事业才是目的。
教育管理者,要懂教育,要以教育为自己所追求的事业,不能只看眼前,追求“政绩”,否则,就是对人民与历史的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