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我收到吴老师几天前需要我讲些有关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看法,香港对传统文化现况和对将来需要如何加强等等,我觉得讲这个就要从上下五千年(经丶史、儒 、释、道 )这就太长,太深了。其实我也用了些时间准备了些文字资料,准备给大家分享,但是,我觉得还是讲些过去真实已经发生一些有意义的经历。
大约在20多年前,我还年轻还太明白什么是儒、释、道,也没有特别关心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约在93年我初次遇到我第一位出家师父......跟他学习的机会时间很短,约4年,在他往生后因为有缘参与整理他过去几十年的笔记,发现他过去几十年行为、他的道风、无私奉献做了非常多有意义的事情。这些事就成为我学习的典范,过去我跟着他的法子一起到偏远山区做善事,在十万大山里建希望工程,中小学、中心学校、医院、寺院、佛学院和资助大山里的贫困学生、孤儿、残障学生学费和大量的学习用品等等,不经意的过了20年。这20年里,我过的非常忙碌与充实,以及在大山内经历了多次的危险,这些经历让我感觉自己的责任重大,所以我觉得人一定要有居安思危的前瞻性。这些年,我把自己的事业放慢了脚步,用大量时间去做一些对他人有利的善事,改善了很多山区的教育环境。自己也因为忙着做这些事情,没有大力发展公司,虽然在这10多年也有多次的金融风暴,但是刚刚好,可以安全过关。这也正是儒释道所说的利他也是自利。
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们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一一所以有永续的智慧。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浅显的观点,请大家多多指导,谢谢大家!
附简介:
郭德心KWOK TAK SUM
知名文化收藏家、香港经济师学会副会长、尚德文化(集团)有限公司行政总裁、莱威珠宝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何文田街坊会 会长、香港尖沙咀共融协会 名誉会长、香港九龙城区各界名誉会长、清华大学《清华创融产业协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水墨画院荣誉院长、香港理工大学「理大金城高尔夫球邀请赛」筹备委员会成员、香港大舜基金、智囊团成员、梅港青年交流促进会 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