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天之日也,孟子天之月也。既生天地不可无仲尼,既生仲尼不可无孟子。朗朗乾坤,巍巍华夏,精神命脉绵延不绝,赖孔孟之功也。
岁次乙未,时维仲阳,青龙施雨,万物震蛰。3月21日,适逢中国传统节日龙抬头节,邾娄故地,福建省孟子文化发展促进会、江苏省师范大学孟子学院厦门分院、亚圣故里的诸位贤达等聚集在亚圣林参加“2015乙未年夏历二月初二祭祀孟子大典”传统祭祀活动。虽是首次恢复二月初二祭孟典礼,但吸引周边群众、游客达一万余人,其规模超过历次祭孟活动。
上午十一时许,祭祀大典在一派古韵悠扬的清声雅乐中拉开帷幕。参加祭祀仪式的百余位嘉宾身穿黄褐色祭服、佩戴绶带,表情肃穆、举止庄重,在礼生的引导下缓缓步入神道南端。市政协副主席、孟氏宗亲联谊会会长孟淑勤宣布祭祀活动正式开始,并对参加祭祀活动的各位嘉宾、各位宗亲表示热烈的欢迎。
孟子的诞生日,《孟子世家谱》的记载是:“孟子讳轲,周威烈王四年鲁共公五年四月二日巳酉(即今之二月二日),孟子生。”清雍正本《三迁志 年表》和光绪本《重簒三迁志》也都据此说,定孟子诞生日为四月二日。这“今之二月二日”即为如今通用的阴历(农历,夏历)二月二日,而“四月二日”是周历四月二日。孟子诞生在周烈王四年,当时自然定当使用周历,而根据王力先生《古代汉语》中所说,《孟子》一书中也用的是周历,则孟子诞生日的“四月二日”为周历应当不成问题了。也即是说,孟子生活在使用周历的时代,他老人家自己也使用周历,推测他过生日时自然也是按周历的,从而《孟子世家谱》用周历记载下了孟子诞生日为四月二日。为提醒后人历法的不同,此处用的是周历,故在后特地加了括注“(即今之二月二日)”。既如此,我们如今用的阴历,也即夏历,与周历四月二日相对应的月日为二月二日也即是顺理成章的了。
农历二月初二祭孟由仲春时节的“丁祭”仪式演化而来。如此一来,二月初二诞辰也就和丁祭仪式合二为一,成为祭祀孟子的重要典礼。据悉,二月初二祭孟起自明代起于孟林所在地西山头村,后延续至建国前。本次活动即为该活动停止后的首次恢复,意义不同凡响。同去年冬至恢复冬至祭孟活动一样,二月初二祭孟也将被视为传统民俗活动在亚圣故里邹城的另一次文化回归和儒风寻踪。与其他地区的祭祀活动相比,邹城祭孟活动别具一格,与众不同,既有传统意义上的“丁祭”、“春祭”、“忌日祭”,还有专门为纪念孟母三迁而举办的“腊日祭”,祭祀主体除了公务人员外,更多的还是海内外的孟氏后裔,他们以各种形式在全国多个地方以多种形式举行祭祀孟子的活动。
孟子故里,群贤毕至,圣传一脉,天下归心;科学发展,惠及千秋,和谐兴市,金声玉振。万古天地,万古圣贤之道;万古日月,万古圣贤之功。思圣怀古,仰泰山之岩岩,想英风之凛凛,虽万古犹一日也!